编辑热线:029-88214618
广告热线:180-66883681
滚动资讯:
首页 > 新闻 > 娱乐

电影《远山花开》 灌以精神 绽于原野

2023-06-21 09:35:28 来源:群众新闻网 编辑热线:029-88214618

6月9日,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电影《远山花开》在全国各地电影院线公映。这部讲述来自江苏的支教老师与秦岭深处的陕西留守儿童之间关于爱和成长的影片,在收获了观众的赞誉和眼泪后,6月10日捧回第21届成都儿童电影周“最受儿童喜爱的影片”奖。

电影《远山花开》改编自青年作家王洁的小说《花开有声》,由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出品,刘全玮执导,王洁、马秀华编剧。该片将镜头对准乡土中国、基层教师与留守儿童,在深厚的师生情谊中折射出苏陕两地协作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片公映前,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的电影观摩研讨会上,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等多位专家就该片的制作水准、现实意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等进行研讨,并予以充分肯定。

一部小成本电影缘何会吸引众多业界专家的关注并让无数观众落泪?让我们走近这部聚焦留守儿童与农村教育话题的影片,一起感受影片背后的温情与辛酸。

■ 原著背后的真实生活

“2009年冬天,我第一次到咸阳市永寿县时,遇到了一个9岁的小姑娘。她穿着拖鞋,拿着一张药品说明书,在路上徘徊。将她送回家后,孩子奶奶告诉我,小姑娘的妈妈在外务工时因为意外去世了,从此,这个孩子再也不说话了,但是她逢人便背诵药品说明书。她没有上过学,并不识字,却跟着姐姐一句一句学会了背诵说明书。我问她背诵这个干什么,孩子奶奶哭着说:‘她姐姐骗她说,你把这个背熟了,妈妈就回来了。’” 当电影《远山花开》的编剧、原著作者王洁再次讲起这段故事时,泪水盈满了眼眶。

这次偶遇让有着18年留守儿童经历的王洁,更加坚定了帮扶乡村孩子的决心。从2009年开始,她将自己的所有收入都用于公益事业,并联合各界爱心人士,先后资助了200多名留守儿童。她遇见了许许多多有着不同经历的孩子,2018年,一个拒绝说话的小男孩让她萌生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帮助这些孩子的念头。

王洁回忆:“这个小男孩从小没有见过亲生父母。三四岁时,他的养父母离异并各自成立了家庭,他只能靠政府救济和村里人的帮助独自生活。”从认识他起,王洁每周都会去看望照顾他。多年的相处中,男孩从来不说话,只是开心地看着她。“有一次,我们离开的时候,下着大雪,这个孩子一直追着车跑。我们停车要把他送回家,他和我说了认识以来的第一句话——‘阿姨,我会记住你的。’”

“文学究竟是什么?”那天之后,王洁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文学其实就是写人,写鲜活的人,写心里有温度有感情的人。”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从笔端、从心底流淌而出。很快,一部长篇小说创作完成,王洁为它取名《花开有声》。“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内心都是封闭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倾诉……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打开心扉,吐露心声,如花朵一般绚烂地绽放。”王洁说。

在这部将作者亲身见闻讲给公众、呼唤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作品面世后,如王洁所愿,更多人看到了这些小小的身影和这些渴望关爱与慰藉的心灵。

2020年,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找到了王洁,希望由她担任编剧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经过二度创作和拍摄制作,2022年,充满温情的电影《远山花开》在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亮相,凭借真挚朴实的情感传递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收获了评委与观众的好评。

■ 影片之外的深情厚谊

蜿蜒的秦岭村道上,伴随着“突突突”的声响和漫天飞舞的尘土,一辆“三蹦子”载着“大麦村”孩子们的期盼——来自江苏南京的支教老师刘晓慧缓缓驶来。

初来乍到的刘晓慧听着校长时土时洋的“醋溜陕普”,强忍着对农村旱厕的不适应,试图努力融入这里却又似乎无法融入。直到她关注到了因为长期独自生活而固执地拒绝说话的小男孩张承峰,看到了渴望学习却因为要照顾生病的爷爷和年幼的弟弟而不能上学的小姑娘圆圆,才向这个贫瘠的山村和这些善良懂事的孩子们敞开了心扉。

在刘晓慧的鼓励和温暖下,羞于表达情感的孩子们满脸泪水向大山喊着“爸爸妈妈我想你”,张承峰为了给同学们争取时间而鼓足勇气站上舞台唱起了歌……影片上映后,乡村儿童情感与教育的缺失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细节中触动着每一个人,让观众一次又一次泪目。

影片的剧情虽然是虚构的,背后的“苏陕情”却是真实的。为了让影片最接近真实生活,电影主创团队对20多位来自南京的支教老师进行了全程性的海量采访。在镇安县,南京支教团队以“科技、艺术进校园”为主题,先后走进多所学校,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充满“南京味”的书法、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实践课。影片中,刘晓慧的英语、音乐教学方式,正是取自南京市浦口区赴镇安县支教老师组织的“梧桐课堂”。

银幕之上,师恩难忘;影院之外,同道共行。影片故事的发生地陕西商洛,是南京对口协作的地方。两地虽相隔千里,但水相通、意相连、情相融。从单向扶贫拓展到产业合作,从经济扶助拓展到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苏陕两省成为人缘相亲的“好兄弟”、使命相连的“好战友”、经济相融的“好伙伴”。“可以说电影《远山花开》承载了苏陕协作的厚重情谊,体现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商洛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贾永安深有感触。

5月12日,电影《远山花开》南京首映式在南京荔枝大剧院举行。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浩春表示,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将以电影《远山花开》南京首映式活动为契机,通过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凝聚协作共识,增进协作情谊,从而拓宽两省协作领域、提升协作层次、丰富协作内涵,同时将在推动两省文旅深度融合、深化文化产业交流协作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实际行动助力苏陕合作、东西部协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为反映苏陕协作的电影,《远山花开》让浓浓的“苏陕情”持续扩散,让“江苏支教老师”的美丽故事走出大山,是两地合作交流成就的生动展现,也将是两地人民携手续写苏陕版“山海情”的崭新开端。

■ 关于时代与未来的剖析

“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它是原始生活模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当中的乡愁记忆。影片中的人和事正是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当中所涌现出来的真实人物与故事的折射,堪称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典型表达,用小切口反映了大时代。这是一份应该留下的精神财富。”在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远山花开》观摩研讨会上,张宏高度评价该片。

研讨会现场,多位专家在观看影片后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有温度、接地气,情感真挚朴实,地域色彩浓厚,具有现实意义、文艺气息、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感人作品,是陕西电影人在新时代奉献给观众的一部优秀影片。

张丕民对影片中故事原型的选择表示认同:“影片选取了当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将之搬上银幕,让人们看到陕南在脱贫攻坚中的变化,看到陕南人民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这部电影不仅对儿童,对于成人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感谢制作团队为社会奉献了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希望这部诚意之作能够被更多孩子和观众看到。”

康伟表示:“这部影片看完后心里有一种暖意,有一种希望,有一种贴近感。影片展示了一种关于教育观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思辨,让乡村教师形象去脸谱化,在立体的充满矛盾感和张力的人物刻画中打动人。影片让我看到了人们生命意识中一种治愈和自愈的结合,乡村图景和时代语境的构建。影片中主角失语者的设定,大树、群山、杂物间等事物的隐喻也展示了创作者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和独具匠心的巧思。”

“这是一部关于陕西南部人民生活的重要影片,我们要将这部影片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认为,“无数农村人口进入工厂、进入都市,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失去了陪伴父母、子女的机会。要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受到全面教育和情感抚慰,让他们的潜力得到更好的拓展,成为创新型人才,需要国家的倾力支持、更多支教老师的真情付出。”

[责任编辑:田园]

精华推荐

精选图集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指引

陕西消费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4013203号-1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西段瑞鑫摩天城2号楼2单元2001 电话:029-88214618 18066883681 QQ:24830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