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热线:029-88214618
广告热线:180-66883681
滚动资讯:
首页 > 新闻 > 文化

《2024中国诗词大会》领衔 “诗词文化”荧屏再当红

2024-03-12 09:56:52 来源:西安新闻网 编辑热线:029-88214618

学者解读:“诗词热”背后是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月10日晚,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终于登上荧屏,迅速引发了高收视率和网端热议,记者则在3月11日采访多个电视频道编播部门了解到,继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引发的“诗词热”之后,今年,有大量“诗词”综艺节目或已在播出,或正在录制、后期制作中,期待和观众见面。

“‘诗词’再度在荧屏文化节目中成为主题热潮,源于它引发我们共同的文化共鸣和文化记忆,也源于时代的召唤。”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2024中国诗词大会》海报(图自CCTV中国诗词大会官方微博)

“中国诗词大会”归来 尽展中华美更有国际范儿

10日晚在央视一套开播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一亮相就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感”——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首期节目不仅让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中的九色鹿“活”了起来,更以其为题,引出“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马”的诗句,又导入“雨中耕白水,云外劚青山”,展现百姓在春天耕作的场景,并由此触发与当期主题“春天”有关的诸多闯关“考题”。

陪伴观众走过近十年岁月,新科技的融入,让最新登场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华诗词的视觉化、沉浸式表达更加生动。而另一方面,这档诗词文化节目也保留了不变的“老配方”——除了观众熟悉的大会赛制外,在嘉宾和选手的交流间,相关诗词内容的情感内涵依旧被充分解读:首期节目中,从西藏林芝的秀美风景,到哈尼族“长街宴”的热闹非凡,从“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别致情境,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情感共融,节目让诗词所凝练的中华传统文化生活美学,淋漓尽致地呈现。

《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海报(图自CCTV中国诗词大会官方微博)

记者从节目组了解到 ,在首期节目后,《2024中国诗词大会》将每周一期播出,萃取提炼“多彩、勇毅、山河、相逢、寒暑、风味、先生、灯火、在路上”等主题,尽展中华民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也让受众在满满诗意中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此外,今年的诗词大会百人团除了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亲友团外,还新设立诗词国际观察团,借助外景出题的方式向受众呈现中国不断扩大的“国际朋友圈”,也让中华诗词的魅力辐射到更广阔人群。

多档诗词节目“已在路上” 科技助力让诗词“更好看”

不仅《2024中国诗词大会》引人关注,篇幅短小却流传广远,且拥有文学、历史、音乐、艺术等N种“打开方式”的诗词,今年深受各节目制作方的青睐,成为不少文化节目的内核。比如今年初以 “江河万古流”为主题登陆CCTV-1综合频道的《诗画中国》第二季,就以祖国的江河文脉为线索,以诗画为载体,节目融入3D投影技术、AR沉浸式舞台、CG数字影像技术等新科技,号召全民参与共创诗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通过再现八位文化宗师的人生故事,深挖古诗词背后的名家故事。在跨年播出引发热议后,《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浙江篇目前已正式开机,将通过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继续揭秘一代诗词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

此外 ,还有主打沉浸式高校诗社诗词知识比赛《热血诗社》,《百家讲坛》特别专题“诗词大先生”,中英文双语诗词文化节目《千古名篇》,跟随主持人在唐诗悠悠中打卡宝藏城市的《吟唐诗诵中国》……都在与观众见面的路上。

“我们常说人要葆有一颗‘诗心’,这也许是诗词类节目在所有文化节目中更能打通职业、年龄等壁垒,拥有广泛收视人群的原因——诗词讲究的是‘心灵相通’,它能启发人类情感、心智,丰富人们对世界感知的能力。”剧评人王小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前几年,诗词综艺曾因发掘出传统文化的大众表达新方式而火爆荧屏,而今年它的热度再度上涨,我认为从某种程度源于科技力量的进步与助力,打通了技术壁垒——从总台春晚的‘山河诗长安’篇章就能看出来,伴随虚拟技术愈加成熟,大量穿越式、沉浸式的诗词场景能够被栩栩如生地展现,这让诗词节目能够表达的方式和内容都更多了,也更好看、有趣了。”

从荧屏内到荧屏外 爱上诗也要“读懂诗”

“‘诗词热’背后是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当亲近诗词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今天年轻人追求的一种新风尚,我认为诗词文化节目的火热是一种必然。”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3月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不断融入现代生活。而在其中,篇幅短小的诗词以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属性和情感属性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孟建国说:“诗词,特别是古典诗词兼具意境美、音律美、语言美,它们的创作者生活的年代也许和我们有距离,但其中表达的情感,能让人产生共鸣,人们也依然能在那些精辟、精练、优美的语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孟建国认为,荧屏中的文化节目,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的多种表达,让诗词的叙述美实现“可视化”表达,更好地与当代观众产生“精神共鸣”,“这些节目在内容创作层面上用别具一格的创意激活了文化传承的密码,极大促进传统优秀诗词与人民精神需求的结合,也让现代诗人的作品以更快捷、更广泛的形式被传播,它们激发着文化创造和创新的火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焕发出别样光彩。”

从荧屏内到荧屏外,诗词的热度在不断延续,但孟建国也建议,观众们可以在观看丰富多彩的诗词节目后,多做一些额外的“功课”,“爱上诗,也要‘读懂诗’,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诗词中的奥妙,感受诗词就是生活的美妙。”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责任编辑:田园]

精华推荐

精选图集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指引

陕西消费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4013203号-1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西段瑞鑫摩天城2号楼2单元2001 电话:029-88214618 18066883681 QQ:24830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