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安制造”再迎高光时刻
在位于西安的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1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古城西安曾是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领头雁”,黄河彩电、蝴蝶手表、华山照相机等产品曾从这里走向全国。
去年底,西安市提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今年上半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取得不俗成绩,“西安制造”有望再迎高光时刻。
近日,老牌国企——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截至10月31日,陕汽控股今年累计生产汽车19.8万辆,同比增长28.5%,累计销售19.3万辆,同比增长26.8%,是自创立以来的最好成绩。
疫情发生后,企业面临缺员工、缺材料、物流不畅等压力,集团总装配车间副主任季翔和工友们凭借着平时练就的过硬功夫,让企业快速复工复产。“70多个人运转着平时需要200人的生产线。”季翔说。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这家成立于1968年的老牌国企底气何来?
10年间,一片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硅片价格变化能有多大?记者走进位于西安市北郊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
在新材料新能源上发力是西安市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一步。在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强势带动下,今年上半年,西安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不减,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93亿元,同比增长11.5%。
西安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凭借丰富的科教资源,这里聚集了一批“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
西安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兴华说:“我们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多层次、多节点、网络化创新体系,为‘西安制造’提供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参与采写:肖寒、李亚楠)

在位于西安的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装车间,车辆在生产线上进行装配(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的“铝合金点阵结构”展品(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在位于西安的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隆基股份西安电池工厂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隆基股份西安电池工厂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隆基股份西安电池工厂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责任编辑:1001]
- 2020-12-28地铁快讯|西安地铁今日三条新线路同步开通!
- 2020-12-24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下线
- 2020-12-23引洛两千载 秦东变沃野
- 2020-12-22法国梧桐“回家” 西安市民感慨:回忆回来了!
- 2020-12-21“无人经济”开启加速模式 广东省无人经济相关企业最多
- 2020-12-3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 2020-12-31腾讯联合三大机构发起公益创新挑战赛,打造科技公益新模式
- 2020-12-31为“哏儿都”庆生!抖音上线“鼓楼”AR特效刷爆天津市民社交圈
- 2020-12-31十四运会组委会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约合作竞赛组织信息编排
- 2020-12-31曾益新:疫苗属于公共产品,为全民免费提供是一个大前提
精华推荐
精选图集
热点文章